珊瑚是固著的動物,屬刺胞動物門,當中也包括水母、水螅、軟珊瑚、海葵等動物。「珊瑚」這名詞泛指這門裏不同的動物,包括石珊瑚、黑珊瑚、軟珊瑚及柳珊瑚。我們可按生態功能,把珊瑚分為兩大組。那些有共生藻(即蟲黃藻)的珊瑚稱為造礁珊瑚,而那些沒有共生藻的則稱為非造礁珊瑚。

香港的珊瑚一般會直接附生在岩石和石床上,沿岸會形成零散的珊瑚群落。因為冬天氣溫太低,故石珊瑚群落大多位於潮下帶,很少會在潮間帶生長。零散的珊瑚群落散布在香港及離島的淺水岩石岸。在所有珊瑚群落中,以東平洲海岸公園的豐富度最高。其他珊瑚豐富度高的地點則主要位於東面及東北面水域,包括海下灣海岸公園、沙塘口山、橋咀洲和娥眉洲。

香港的珊瑚千變萬化的形狀及其區內多姿多彩的海洋生物,實在是一美麗的景觀。而在生物生態系統及社會經濟等方面而言,珊瑚都是重要的海洋資源。

查看物種數據庫的名錄

軟珊瑚、黑珊瑚及柳珊瑚群落軟珊瑚、黑珊瑚及柳珊瑚群落

石珊瑚

大部分石珊瑚於合適的氣候下都能夠構成珊瑚礁。石珊瑚的生長是經過長年累月的石灰物質逐漸地在珊瑚生長組織下累積而成的。所以,石珊瑚是由一層一層沒有生命的骨骼,以及表層活著且薄薄的細胞組織所形成。經過數以千年的累積,這些石珊瑚組成的碳酸鈣基層就能構成珊瑚礁。

香港水域記錄到來自30個屬84種造礁石珊瑚。這些珊瑚能抵受年中海水溫度及鹹度的大幅變化,也可抵受不時吹襲的颱風。優勢物種主要是表覆狀或團塊狀的裸肋珊瑚科或鹿角珊瑚科珊瑚。在石珊瑚之中,以鹿角珊瑚生長速度最快,每年可達20厘米。牠們主要分布於香港的東面及東北面沿岸水域,多生長於一些淺水及成熟的珊瑚群落。團塊形珊瑚則生長緩慢,通常每年少於1厘米。高一米的團塊形濱珊瑚群落或已有逾100歲。在熱帶地區,牠們更可長至高達8米,亦即活上千年之久。扁腦珊瑚是香港很具代表性的珊瑚物種。香港不少水域都很容易發現由大型的肉質扁腦珊瑚形成的大片珊瑚群落,部分群體的高度更可達一米以上,所以牠們為不少珊瑚群落中最主要的骨幹。香港發現的這個物種十分特別,廣大的肉質扁腦珊瑚群落從來沒有在印度-太平洋一帶水域錄得,只有在香港水域內才發現肉質扁腦珊瑚群落可以生長得如此廣大。

翼形薔薇珊瑚十字牡丹珊瑚鹿角珊瑚肉質扁腦珊瑚

黑珊瑚

黑珊瑚呈現各種分枝或鞭狀生長形態,其中軸骨骼黑色,珊瑚蟲則為白、黃、橙或褐色。骨骼表面有小鈎或棘刺,讓珊瑚蟲抓住。有別於石珊瑚之處是,黑珊瑚的珊瑚蟲並不能伸縮。目前香港錄得有2個屬的6種黑珊瑚。牠們大多生長在東北水域水深10–20米的地方。

黑珊瑚

軟珊瑚

軟珊瑚的其中一大特點是牠們沒有一個堅硬及外在的鈣化骨骼(外骨骼)。牠們的骨骼為一種針狀的骨片,分布於體內。牠們通常為濾食性動物,在有海流的地帶棲身,部份淺水物種可能擁有共生藻。目前香港最少有來自於14個屬的 29種軟珊瑚已被辨認和記錄。

葉形軟珊瑚棘穗軟珊瑚

柳珊瑚

同樣地,柳珊瑚也有著針狀的骨片。 此外,牠們更擁有一個由角質狀的蛋白物質所組成的主軸骨骼。香港有19個屬38種柳珊瑚,大多生長在鹹度變化較小的東面水域。牠們需要固著在堅穩的基質上,最喜歡生長在水深15–25米的地方。

刺柳珊瑚小月柳珊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