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行動物是脊椎動物中最早真正能適應陸上生活的一個總群。為減低對水的依賴,牠們發展出高度的適應性,包括身體演化出披有乾旱及角質化的鱗片以減少水分因蒸發而流失;亦擁有發達的呼吸及血液循環系統、體內受孕的能力,以及革質的蛋殼保護蛋內的小生命。
香港的爬行動物均屬於龜鱉目(龜)或有鱗目(蜥蜴及蛇),牠們都擁有截然不同的外貌及生活習性。龜的特徵是擁有堅硬的骨質外殼,能有效地保護身體,抵禦天敵的襲擊(除鱉,牠們擁有軟的外殼以適應水中生活)。除了海龜外,香港其餘的原生龜類都屬於水棲或半水棲物種,生活於淡水溪流或池塘中。而香港的蜥蜴可分為6科 — 壁虎科、石龍子科、鬣蜥科、蜥蜴科、雙足蜥科和巨蜥科。各科的蜥蜴在外貌、體型,甚至行為和生活習性上也有差別。至於蛇類,在香港的爬行動物中則佔最多數。蛇的特徵是身型幼長無足,全身長滿疊生鱗片。牠們的上下顎可以分離,並吞下比口部更大的食物。香港有14種陸棲毒蛇,包括為人知曉的白唇竹葉青,但大部分的蛇其實都是無害的,有些更從不咬人。
香港的爬行動物種類繁多,在中國原生爬行動物當中,約有百分之二十的物種可在香港發現,包括12種龜(當中5種為海龜)、25種蜥蜴及53種蛇(當中6種為海蛇)。其中只有香港雙足蜥、香港半葉趾虎和香港盲蛇被視為香港特有種。
爬行動物抵受乾旱的能力遠勝於兩棲動物,因此可適應更多元化的生境。雖然不少爬行動物棲息於樹林、溪流和沼澤等,但空曠的灌叢、草原以至紅樹林亦為部份爬行動物提供合適的生境。諸如分布廣泛且數量繁多的壁虎,在山邊以至鄉村都有發現。而黑斑水蛇的棲息地則是紅樹林及泥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