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動物會獵食各種生物和棲息於不同生境,對生態系統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以食蟲性蝙蝠為例,牠們能維持夜間飛行昆蟲種群的平衡。果蝠更可幫助世界上500多種植物傳播花粉和種籽。小型哺乳動物將種籽埋在泥土裏,間接傳播種籽。此外,大型哺乳動物可吞食大量種籽,並把種籽傳播到較遠地方。

查看物種數據庫的名錄

陸地哺乳動物

香港共有55種陸棲哺乳動物,當中25種是蝙蝠,其餘30個非飛行性物種則按照其體型大小分為小型哺乳動物(頭至軀幹長度不足25厘米)和大型哺乳動物(頭至軀幹長度超過25厘米)。

蝙蝠(翼手目)佔香港陸棲哺乳動物物種數目接近一半。當中10種廣泛分布於引水道和廢棄礦洞如大足鼠耳蝠和長翼蝠,有些在郊區和市區均頗常見,例如居住在公園內的蒲葵和大絲葵葉下的短吻果蝠,以及在屋簷或建築物的縫隙中棲息的東亞家蝠。

小型哺乳動物包括2種食蟲目和9種嚙齒目(包括小型鼠類和松鼠)。在食蟲目當中,臭鼩比灰麝鼩分布廣泛,兩者均常在郊區出沒。本港其中3種鼠類是與人類共棲的外來引入物種,而且只在市區出沒,包括屋頂鼠、小家鼠和褐家鼠。而針毛鼠和印支林鼠則是在山區活動的原生鼠類,牠們甚少進入市區。黃毛鼠和田鼷鼠都是主要在農郊地帶出沒的鼠類,在本港的分布範圍狹窄。赤腹松鼠常見於市區公園,相信源自被放生或逃脫的飼養寵物。

大型哺乳動物包括2種嚙齒目(大型鼠類)、2種靈長目、10種食肉目、4種偶蹄目及1種鱗甲目(穿山甲)。這19種動物當中包括一些外來引入種,如野貓、野狗、黃牛、水牛和長尾獼猴等。本港出現的野生猴子主要為恆河猴,主要分布於金山、獅子山及城門郊野公園。紅頰獴和黃腹鼬是在2001年後才在香港被記錄到的哺乳動物。

在本地大型哺乳動物當中,東亞豪豬、野豬和赤麂(過往常被誤認為黃麖)數目最多,分布亦最廣泛。而小靈貓和豹貓的分布和數目則次之。至於鼬獾和果子狸的分布雖然廣泛,但相對數目較少。食蟹獴在1960年代曾被認為已於香港絕跡,但其群落在2001年後於新界東北部再次被發現。稀有的穿山甲在本港只有零星的記錄,而歐亞水獺的分布範圍狹窄,主要出沒於在米埔及內后海灣一帶。

引水道內的棕果蝠蒲葵葉下的短吻果蝠灰麝鼩赤腹松鼠赤麂豹貓紅頰獴東亞豪豬

海洋哺乳動物

從檢視過去多方的記錄,香港水域共出現過二十種海洋哺乳動物(所有記錄均為鯨豚類)。雖然他們中的大多數是偶爾來訪的過客,但有兩個物種經常在香港水域出現,並被視為居民,分別為印度太平洋駝背豚和江豚。自 1990 年代,多個研究團隊為本港的鯨豚動物進行不同的專題研究,提供了分布、豐度、生活史和生態學上的重要基線資料。隨後,政府繼續投放資源為本港的鯨豚動物進行長期監測,從而掌握這些物種的最新狀況,並為制訂保護措施提供科學基礎,以幫助牠們在香港水域的長期存活。

印度太平洋駝背豚,或本地稱為中華白海豚,遍布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在中國南部沿海地區,已知的中華白海豚族群大約有七到八個,主要集中於較大的河口水域。其中一個族群位於珠江口附近,香港水域的海豚屬於該族群的一部。在香港,海豚經常出現在大嶼山西部水域。牠們也使用后海灣和南大嶼山附近的水域,但使用程度較低。海豚出生時身長約100厘米,成年海豚可長到270厘米,體重250公斤。中華白海豚的體色在成長期間出現很大的變化。新生兒呈深灰色,在幼年期顏色變淺。亞成年的體色繼續變得較淺,並在背部出現黑色的斑點。成年雌性呈粉白色,很少或沒有斑點。而雄性在成年階段則保留較多斑點。海豚的主要食物是底層和中上層的河口魚類,例如獅頭魚、䱛魚和黃姑魚。頭足類動物和蝦類都不是牠們的要食物來源。

江豚生活在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北部附近的淺海沿岸水域(通常深度小於 50 m)。在香港,江豚在所有南部和東部水域都有發現。該物種在香港水域呈現季節性分布,旱季在南大嶼山和南丫島水域的記錄較高;而在雨季則於蒲台島和果洲群島附近的東部水域較多。同樣棲息於香港水域,江豚與中華白海豚的分布幾乎沒有重疊。剛出生的江豚是淺灰色的,從新生兒到成年,體色普遍變暗,而成年的江豚體形變得相對更修長。研究記錄顯示雄性的體形一般比雌性稍大。江豚的主要食物是近海、底棲和中水的獵物,包括魷魚和墨魚、鳳尾魚和蔬蘿魚。

中華白海豚江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