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間帶乃海陸交接的地帶,潮漲時被海水淹沒,潮退時露出水面。潮間帶物種要面對這樣時而活在空氣中時而活在海水中的嚴苛環境,因此都具有不同適應性的生理及行為特徵。潮間帶的生境生產力豐富,對沿岸海洋地區的食物鏈亦十分重要。這些海岸生境可分為硬海岸和軟灘。硬海岸(岩岸及碎石灘)孕育了不少定棲、較能抵禦高強度海浪沖刷的物種(如藤壺、牡蠣及貽貝),而軟灘(沙灘及泥灘)則孕育許多穴居動物(或底內動物)。一些位於河口的泥灘,更是能夠適應周期性海水浸淹的紅樹植物的生長地,而這些植物本身亦提供了棲息的地方給其他生物。在不同海浪沖刷程度的潮間帶生境,物種固然截然不同,但即使在同一生境,不同物種亦會分布在不同岸高的位置,產生垂直分帶現象。一般而言,潮間帶生境可分為高、中、低岸帶,分別被不同生物群落所佔據。高岸帶被海水淹蓋的時間最短,所以一般被較耐旱熱的物種佔據。本地潮間帶主要動物類別為無脊椎動物,例如軟體動物、甲殼動物、棘皮動物和多毛蟲。

查看物種數據庫的名錄

軟體動物門︰雙貝類、腹足類動物及石鱉

雙貝類是唯一被分類為沒有齒舌的軟體動物,牠們靠外套腔內的鰓濾食和呼吸。當水流過鰓部時,牠們會隔濾水裡的微細有機粒子進食。雙貝類包括蛤、貽貝(即青口)和牡蠣(即蠔)等,這類動物身體扁平,兩片甲殼由彈性韌帶相連,兩片甲殼大小一般相近或相等,但部分定棲物種(如牡蠣)連著基質的下殼會較上殼小。貽貝有別於牡蠣,以絲足附著基質,但兩者均能穩固地立足於岩岸上。海浪沖刷程度較高的岩岸較常見條紋隔貽貝,而海浪沖刷程度較低的岩岸則較常見僧帽牡蠣及翡翠貽貝。蛤能夠以足部慢慢鑽入沙或泥中,故常棲息於沙灘及泥灘,當中以簾蛤科物種在本地最為常見,另有一些物種較常見於有紅樹的泥灘,如掉地蛤。

腹足類動物的海岸生物包括螺和蛞蝓,常見特徵是單殼、單足和不對稱的身體。蛞蝓的殼已完全退化,而螺和蛞蝓均靠收縮單足肌肉的起伏動作緩慢爬行。岩岸常見的腹足類動物有䗩、鐘螺、荔枝螺、蜑螺、濱螺等,而沙灘及泥灘多見灘棲螺、滙螺、蜑螺等,另有生於紅樹上的濱螺。

石鱉是一種原始的軟體動物。牠的身體扁平,背部長有八片堅硬而且重疊的殼板,如盔甲般發揮保護的作用。牠棲息在岩岸的低岸帶,行動非常緩慢,可用強大的腹足緊緊的吸附在岩石上,以免被強勁的海浪沖走。在香港常見的石鱉為日本花棘石鱉。

條紋隔貽貝日本花棘石鱉斗嫁䗩掉地蛤單齒螺濱螺縱帶灘棲螺黑口濱螺

節肢動物門︰藤壺及蟹

藤壺是種火山口狀的潮間帶常見生物,牠們的體殼由許多不同類型的鈣質組成,頂部設有殼口,並由多塊小骨片形成活動殼蓋。當水流經過殼口時,殼口會打開,並伸出呈羽狀的觸手,濾食水中的浮游生物;退潮後,殼蓋會緊緊地閉起,以防止體內的水份流失及防禦其他生物的侵擾。本港岩岸常見龜足及笠藤壺科的藤壺,而藤壺科及小藤壺科的物種則可在岩岸及紅樹林找到。

蟹屬於十足目(意指「10隻腳」,分別為1對螯和4對步行足),身被頭胸甲覆蓋,腹部及口器則收藏在頭胸甲之下。潮間帶的蟹類通常具有特別構造的鰓,並展各種適應性行為,以克服退潮時的高溫且乾燥的環境。這些蟹多數身型細小,以便藏匿在坑洞裡。棲息於本港沙灘及泥灘的蟹類尤其多,主要包括梭子蟹科、方蟹科、相手蟹科、沙蟹科、弓蟹科、毛帶蟹科、和尚蟹科及大眼蟹科等。近年有本地學者更發現一種主要棲息於紅樹上的新物種,名為「汀角攀樹蟹」,此種暫時只在香港有記錄。

龜足日本笠藤壺角眼切腹蟹乳白南方招潮蟹麗彩擬瘦招潮蟹大陸擬相手蟹

棘皮動物門︰海星、海膽及海參

棘皮動物的內骨骼是由碳酸鈣組成的,這些內骨骼演變成質地堅硬的骨板/片或棘刺,具非常好的保護作用。棘皮動物具有特殊的水管系統與管足,前者是個被液體充滿的網脈,可協助呼吸、移動、排泄及感應等功能。管足是水管系統的一部分,具移動功能,一些物種的管足上更具有吸盤,可以抵禦波浪沖刷。值得一提的是,棘皮動物多數都有出色的再生能力。雖然棘皮動物多為底棲,但有些本地物種亦會出現在低岸帶,如岩岸常見的紫海膽、沙灘常見的飛白楓海星及玉足海參等。

紫海膽飛白楓海星玉足海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