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蟲屬於鞘翅目,牠們是物種多樣性和生態功能最為豐富的昆蟲乃至動物之一。牠們現佔所有已知動物物種中的四分之一以上,足跡幾乎遍及地球上每個角落,許多更在其生態系統中擔當著重要的角色。香港至今已記錄逾千種來自超過90個科的甲蟲,然而仍有更多物種尚待被發現。

甲蟲的世界無奇不有,大小、外形和顏色均變化多端。物種間的大小差異懸殊,部分纓甲可以比天牛小近百倍,甚至比這句末的句號還要小。很多金龜、吉丁和葉甲亦有着如寶石般亮麗的金屬光澤。甲蟲的觸角同樣多變:鋸齒狀、念珠狀、棒狀、鰓葉狀、櫛齒狀等,各具特色

從熱帶雨林到極地苔原、沙漠到河溪、海岸到山頂、郊野到城市,或在泥土、樹皮、牛糞,甚至家中的櫥櫃裏,幾乎每種陸地和淡水生境都能夠發現甲蟲的蹤跡。甲蟲能於廣泛的環境棲息,因牠們在生命周期中從卵、幼蟲、蛹到成蟲的每個階段,均找到有利適應環境和生存的方法。甲蟲的前翅一般會特化成堅硬的鞘翅,保護膜質的後翅和柔軟的腹部。鞘翅可以減低惡劣環境對甲蟲的影響,亦成為幫助牠們適應和演化的重要特徵。
金梳龜甲中國癩象藍綠象眼斑擬花螢鏡面虎甲厚顎前鍬甲紫莖甲巨胸脊虎天牛

螢火蟲

螢火蟲無疑是最為奪目的甲蟲之一。香港多樣的生境孕育著約30種螢火蟲。從內后海灣的紅樹林到村舍旁的棄耕農地,以至群峰頂的開闊灌叢、山麓間的茂林溪瀑都能發現牠們的蹤跡。由於大部分螢火蟲都有特定的生境需求,生活習性亦因此不盡相同。

螢火蟲總是讓人聯想到炎熱的夏天,然而冬季出沒的螢火蟲如鋸角雪螢,卻會在乾冷的天氣下飛舞搖曳。有別於多數在夜間活動的螢火蟲,香港也有於白天較為活躍的赤腹窗螢和波緣櫛角螢。有些物種如邊褐端黑螢,雌雄成蟲皆會在空中閃爍求偶,也有部分螢亞科的雌蟲不具可作飛行的翅膀,因而在地上持續發光吸引雄蟲。

目前有數種螢火蟲被視為香港特有種,例如大帽山扁螢、瘤胸熠螢和鄭凱甄怪眼螢等。此外,於2009年在香港濕地公園被發現的香港曲翅螢乃全球首次發現的新種,及後在內后海灣一帶、廣東西部和海南亦有記錄。
雷氏螢香港曲翅螢弦月窗螢莫氏凹眼螢雙色垂鬚螢波緣櫛角螢

糞金龜

香港的糞金龜主要來自蜣螂亞科,是以動物糞便為食的甲蟲。糞金龜的成蟲多偏好草食性或雜食性哺乳類動物的糞便,並會將其製成糞球和巢室孵育幼蟲。透過在糞便裏縱橫穿梭以及食用或埋藏糞便,糞金龜在其生態系統擔當著加速養分循環,以及加強種子傳播、土壤通氣和控制寄生蟲數量的重要角色。

香港較大型的哺乳類動物如黃牛和水牛,主要棲息於草地、灌叢、低地沼澤和農地等生境,為糞金龜提供豐富的糞便來源。香港現時共有逾50種蜣螂亞科的記錄,更是其中11種的模式產地,包括短齒利蜣螂、犬利蜣螂、鐮截嗡蜣螂、凸嗡蜣螂、黃翅駝嗡蜣螂、裔駝嗡蜣螂、羯駝嗡蜣螂、東方嗡蜣螂、隆衍亮嗡蜣螂、保氏新西蜣螂和中華前脛蜣螂。
神農潔蜣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