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礁是世界上最複雜及生產能力最高的海洋生態系統之一。牠孕育出多種類別的海洋生物,微小至單細胞的原生動物,大型至一些脊椎動物如鯊魚等,以至海中的植物如海藻等,都以珊瑚礁作為牠們的棲息之所。珊瑚礁時常被喻為海中的熱帶雨林,因為兩者都有著非常高的物種多樣性以及生產力。
一般而言,石珊瑚的生長與其共生的蟲黃藻有著緊密的關係。石珊瑚以蟲黃藻透過光合作用所製造的有機物質作為主要能量來源,而蟲黃藻則受惠於珊瑚所產生的代謝物。正因蟲黃藻需要適合的環境來進行光合作用,所以珊瑚礁的分布主要取決於海水溫度和光線。海洋性水域(海水鹽度達千分之32 - 35)、介乎攝氏二十五至二十八度的海水溫度、風平浪靜以及沒有過多沉積物的環境等等都是珊瑚最理想的生長條件。因此,世界上廣闊的珊瑚礁只能於遠離主要河口位置的熱帶及亞熱帶沿岸地區形成,大部分位於赤道以南及以北25度以內,水深一般少於30米。
香港位於熱帶地區的邊緣。受著珠江的影響,香港西面的水域較為混濁,鹽份也較低。香港冬天的水溫大概為攝氏十六度,偶然低至十三度。因此,香港的海洋並非珊瑚生長的理想環境。縱然如此,在香港境內錄得的石珊瑚卻多達84種,相對於世界上已有記錄的800多個品種,這個數目也算相當不俗。
香港水域的珊瑚多在東北面及東面水域生長,因為這些地方有天然屏障保護,而且不受到珠江淡水流影響。在香港生長的珊瑚不會形成遼闊的珊瑚礁,反之,牠們只能在淺水區域形成珊瑚群落。面積較大和較廣闊的珊瑚群落可於香港東北面水域找到,東平洲、娥眉洲和海下灣等都是石珊瑚覆蓋率和物種豐富度較高的地方。團塊形的珊瑚,尤以蜂巢珊瑚科的扁腦珊瑚、蜂巢珊瑚和角蜂巢珊瑚在這些地方佔有較明顯的優勢。
其他一些體積較大的珊瑚,如牡丹珊瑚、濱珊瑚和陀螺珊瑚也能在東面水域如橋咀洲、牛尾洲、甕缸灣等地方找到,並形成可觀的覆蓋面積。除團塊形的珊瑚,其他分枝狀珊瑚如鹿角珊瑚,板狀珊瑚如薔薇珊瑚等,偶然也會在不同的群落中佔有優勢。至於香港的東南面及南面,包括果洲群島、宋崗、橫瀾、鶴咀(香港島的最東南端)、南丫島和長洲等地方的珊瑚覆蓋率和物種豐富度均比較低。在這些地方找到的珊瑚一般不會形成大片的珊瑚群落,而只是零散地分布於大石和碎石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