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澤是在水生生態系統和陸地生態系統之間的一個過渡性生境,主要由水生草本植物構成。沼澤經常出現在水體(例如河流、湖泊和海洋)的邊緣,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香港的沼澤可概括地分為三大類: 低地淡水沼澤、山區低窪沼澤和鹹淡水交界的沼澤。本地的天然淡水沼澤早已不復存,現在零星散落在村邊的低地淡水沼澤,並非天然形成,而是在稻田或水耕農地廢耕後,日久演替而成。這些廢耕的水田,因水道阻塞乾涸,逐漸演變為沼澤,如附近沒有穩定的水源,這些濕地很大可能會逐漸被陸生雜草所佔據,慢慢變成陸地生境。

植物群落的結構往往反映沼澤的水文狀態,以淡水沼澤而言,如水位較深、長年保持濕潤的荒田,植被以水生植物如蓼屬、鴨跖草科及莎草科等為主,而水位較淺或季節性乾涸的荒田,則以柳葉箬、鋪地黍、間斷毛蕨等為主。或許因為山間濕度較高,日照較短而且氣溫較低,山區低窪沼澤的植被與低地淡水沼澤亦有相當明顯的分別。至於鹹淡水交界的沼澤,則與泥灘、紅樹林連接,植被比較單一,以大片的茳芏、蘆葦、鏽鱗飄拂草為主。

鹿頸是本地比較典型的鹹淡水交界的沼澤。柳葉箬是本地沼澤常見的植物之一。鳳仙花科的華鳳仙喜生於淡水沼澤,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亦即由種子萌芽、開花、結果以至死亡的整個生命週期,會在一年時間內完成。愉悅蓼乃賞心悅目的水生植物。杯斑小蟌常見於沼澤,牠們是全世界體型最小的豆娘之一,體長少於18毫米。一些蝴蝶的寄主為水生植物,因此這些蝴蝶多在沼澤棲息,例如美眼蛺蝶。沼蛙常見於低地沼澤。沼澤是多種螢火蟲的重要生境,有些螢火蟲物種會以百計的數量同時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