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修長身軀和尾巴的香港瘰螈,四腳攀爬的形象經常使人誤會牠是蜥蜴或壁虎。但牠卻沒有爬蟲類的最主要特徵 — 鱗片。香港瘰螈其實是一種兩棲動物,亦是本港唯一一種有尾目即有尾巴的兩棲類當香港瘰螈起初被發現的時候,生物學家曾以為牠是本地特有種,因此在1962年以香港為其命名,但其後廣東一帶也發現牠的蹤跡。

大部份兩棲類於生命初期會依賴淡水水源生活,香港瘰螈也不例外。牠居住在淡水溪流和附近的樹林內。顯眼的脊突和深灰褐色的背部,讓牠可以有效地模仿枯葉,與林地和溪中環境完美地融為一體。牠腹部的鮮橙色斑紋則是警告色,警示捕獵者牠並不好吃,甚至可致命。有趣的是,這些腹部斑紋都是獨一無二,有如指紋,讓科學家可以利用它來識別不同個體。

每年九月至翌年三月的繁殖季節,香港瘰螈會遷移至溪流的水池內,尋找心儀的繁殖對象,交配高峰期甚至有機會看見超過一百隻瘰螈聚集在一個池中。雄性的瘰螈在繁殖期尾巴會出現一條淡藍白色的條紋,加上體型相對細小,即使在水面上也很容易把牠和雌性分辨出來。求偶時,雄性會搧動尾巴,並向雌性發出稱為費洛蒙的化學物質去吸引雌性。不過,池內競爭激烈,要在眾多追求者中贏得芳心實在不易。雌性在交配後會尋找合適的位置產卵,例如浸在水中的石菖蒲或其他植物的根部。

剛出生的小瘰螈非常可愛,牠們擁有外露的腮部,而且眼睛的橫紋很突出,讓牠們看上去有說不出的趣緻。當年幼的瘰螈變態至外腮消失、長出肺部後,就會離開水體,轉移到陸地生活,慢慢成長至成年再回到溪流中繁殖。

蠑螈科
學名 Paramesotriton hongkongensis
成體尺寸 體長14–15厘米
生境 溪流及林地
IUCN紅色名錄狀況 近危

其他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