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在香港養殖貝類,當然不能不提流浮山!位於后海灣的流浮山處於珠江三角洲出口的鹹淡水交界,非常適合養蠔,據說有超過700年的養蠔歷史。蠔民會把蠔柱插在近岸的淺灘上,等浮游的幼蠔附著長大,再轉移到在近岸海域上漂浮的蠔排中育肥。這些蠔長大後會以生蠔或製成金蠔、蠔豉或蠔油等售賣。

過去有生物學家曾注意到部分在流浮山養殖的蠔的體型比其他個體大,所以懷疑蠔排中的蠔是否包括不同的物種。及至2003年,生物學家通過分析粒線體的基因確立體型較大的蠔為新物種,並命名為香港巨牡蠣。這種蠔雖然以香港命名,但也可在珠江三角洲一帶以至南中國沿岸找到。這些蠔的壽命一般為七至八年,體型巨大,因此是重要的商業物種。

蠔是濾食性動物,有研究指牠們能夠改善海水水質,提供重要的生態系統服務。除此之外,蠔礁也是其他海洋生物重要的棲息地及育幼場,其堅實的結構亦有助保護海岸免受極端天氣破壞,因此具重要的保育價值。

牡蠣科
學名 Magallana hongkongensis
成體尺寸 殼長可達20厘米
生境 鹹淡水交界的岸邊
IUCN紅色名錄狀況 未評估

其他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