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开始

生态掠影

卢氏小树蛙是全港最小的蛙类,1952年被自然学家J.D. Romer于南丫岛一处洞穴发现。该洞穴在1953年倒塌后,大家一度以为这物种已灭绝。幸而,科学家在1980年代重新在香港四个岛屿包括南丫岛、大屿山、赤鱲角及蒲台岛发现这物种。

卢氏小树蛙主要栖息在靠近溪流或其他水源的林地,偶尔也可在一些人工的池塘内看到它的踪影。它啡色的身体和枯叶的颜色相近,背部有独特的「X」型斑纹并布满疣粒。虽然它的指尖均有吸盘方便攀爬,但它却喜欢逗留在林地底层。拥有良好保护色的小树蛙爱藏在枯叶堆或树丛中,难以被肉眼发现。

卢氏小树蛙属夜行性,主要在夜间捕食白蚁和其他昆虫。每年三月至九月是它们的繁殖期,求偶时雄性会发出像蟋蟀的「滴滴滴」叫声,以吸引体型较大的雌性。它们一般会选择在靠近林底、水清无鱼的溪流或静水中繁殖,以躲避鱼类的捕食。

在1990年代,赤鱲角机场的兴建计划令该地点的卢氏小树蛙种群出现危机。有见及此,当局联同专家展开拯救行动,为赤鱲角的小树蛙进行迁地保育,及后野归至不同地点,并作长期观察。有鉴于卢氏小树蛙独特的生态和科学地位,它们位于昂坪的栖息地于1999年被指定为「具特殊科学价值地点」,以确立该地点的保育及科研价值。

树蛙科
学名 Liuixalus romeri
成体尺寸 体长1.5–2.5厘米
生境 靠近溪流的林地
IUCN红色名录状况 濒危

其他品种

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