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虫属于鞘翅目,它们是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最为丰富的昆虫乃至动物之一。它们现占所有已知动物物种中的四分之一以上,足迹几乎遍及地球上每个角落,许多更在其生态系统中担当著重要的角色。香港至今已记录逾千种来自超过90个科的甲虫,然而仍有更多物种尚待被发现。

甲虫的世界无奇不有,大小、外形和颜色均变化多端。物种间的大小差异悬殊,部分缨甲可以比天牛小近百倍,甚至比这句末的句号还要小。很多金龟、吉丁和叶甲亦有着如宝石般亮丽的金属光泽。甲虫的触角同样多变:锯齿状、念珠状、棒状、鳃叶状、栉齿状等,各具特色

从热带雨林到极地苔原、沙漠到河溪、海岸到山顶、郊野到城市,或在泥土、树皮、牛粪,甚至家中的橱柜里,几乎每种陆地和淡水生境都能够发现甲虫的踪迹。甲虫能于广泛的环境栖息,因它们在生命周期中从卵、幼虫、蛹到成虫的每个阶段,均找到有利适应环境和生存的方法。甲虫的前翅一般会特化成坚硬的鞘翅,保护膜质的后翅和柔软的腹部。鞘翅可以减低恶劣环境对甲虫的影响,亦成为帮助它们适应和演化的重要特征。
金梳龟甲中国癞象蓝绿象眼斑拟花萤镜面虎甲厚颚前锹甲紫茎甲巨胸脊虎天牛

萤火虫

萤火虫无疑是最为夺目的甲虫之一。香港多样的生境孕育著约30种萤火虫。从内后海湾的红树林到村舍旁的弃耕农地,以至群峰顶的开阔灌丛、山麓间的茂林溪瀑都能发现它们的踪迹。由于大部分萤火虫都有特定的生境需求,生活习性亦因此不尽相同。

萤火虫总是让人联想到炎热的夏天,然而冬季出没的萤火虫如锯角雪萤,却会在干冷的天气下飞舞摇曳。有别于多数在夜间活动的萤火虫,香港也有于白天较为活跃的赤腹窗萤和波缘栉角萤。有些物种如边褐端黑萤,雌雄成虫皆会在空中闪烁求偶,也有部分萤亚科的雌虫不具可作飞行的翅膀,因而在地上持续发光吸引雄虫。

目前有数种萤火虫被视为香港特有种,例如大帽山扁萤、瘤胸熠萤和郑凯甄怪眼萤等。此外,于2009年在香港湿地公园被发现的香港曲翅萤乃全球首次发现的新种,及后在内后海湾一带、广东西部和海南亦有记录。

查看物种数据库的名录
雷氏萤香港曲翅萤弦月窗萤莫氏凹眼萤双色垂须萤波缘栉角萤

粪金龟

香港的粪金龟主要来自蜣螂亚科,是以动物粪便为食的甲虫。粪金龟的成虫多偏好草食性或杂食性哺乳类动物的粪便,并会将其制成粪球和巢室孵育幼虫。透过在粪便里纵横穿梭以及食用或埋藏粪便,粪金龟在其生态系统担当著加速养分循环,以及加强种子传播、土壤通气和控制寄生虫数量的重要角色。

香港较大型的哺乳类动物如黄牛和水牛,主要栖息于草地、灌丛、低地沼泽和农地等生境,为粪金龟提供丰富的粪便来源。香港现时共有逾50种蜣螂亚科的记录,更是其中11种的模式产地,包括短齿利蜣螂、犬利蜣螂、镰截嗡蜣螂、凸嗡蜣螂、黄翅驼嗡蜣螂、裔驼嗡蜣螂、羯驼嗡蜣螂、东方嗡蜣螂、隆衍亮嗡蜣螂、保氏新西蜣螂和中华前胫蜣螂。
神农洁蜣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