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林是主要被树木所复盖的土地,是众多动植物和真菌的栖息地。林地储存碳,提供清洁的空气并提供防洪保护,因此,如果我们要减轻气候变化的影响,这个栖息地至关重要。在包括香港在内的许多地方,原始的林地在经过数百年的人为砍伐和焚烧等人类干扰后已不复存在。次生林随后通过生态演替而成,这是一种单向过程,植被从草地变为灌木丛,然后变为林地。演替的速度取决于许多因素,例如土壤的质量,种子到达现场的时间,扰动的频率(例如耕种、采伐或燃烧)。由于许多树木种子由鸟类和哺乳动物传播,因此野生生物和林地之间有著千丝万缕的联系。
现存的植被是二战后经过半个世纪恢复起来的次生林。香港的主要植被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大戟科、山榄科、桑科、梧桐科、桃金娘科、壳斗科、樟科和山茶科为优势科,根据生态外貌和物种组成特征可分为河岸林、低地林、低山林和山地林。河岸林常见于沟谷河溪两旁和低洼地,主要的物种有水翁、蒲桃、秋枫和香港算盘子。低地林分布于海拔300–400米以下的山麓或沟谷,以大戟科、桑科、山榄科、桃金娘科为优势科,主要树种有榕树、黄桐、山蒲桃、五月茶、九节、土沉香等。低山林主要分布于海拔300–800米的山地,以樟科、壳斗科和山茶科为优势科,主要树种有红楠、短序润楠、浙江润楠、黄樟、木荷、罗浮锥等。山地林主要分布于海拔700–1,000米的山地,以壳斗科、山茶科、木兰科和金缕梅科为主,主要物种有落瓣油茶、厚皮香、木莲、五列木等。
在古老的村落后方或庙宇附近常有面积小但物种丰富的「风水林」,村民因需要保护当地的风水,不仅不会破坏其中的树木,还会时常加以保护,使许多物种能在这些树林中繁衍生息。村民亦会添种其他树木,种类包括土沉香、樟树、果树如龙眼、荔枝和蒲桃,以及大竹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