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开始

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福祉有重大惠益,具经济、健康及社会价值。虽然这概念于国际上受日益关注,但香港目前仍缺乏有关本地生态系统服务情况及价值的完整评估。渔农自然护理署因此委托由香港中文大学领导的多学科团队进行研究,旨在:(一)检阅目前有关生态系统服务范畴的知识,及辨识香港所生产的主要生态系统服务;(二)收集本地主要生境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之数据;及(三)进行个案研究,以不同估值技术就本港生境提供的五种重要生态系统服务作出评估。

本研究根据四个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辨识对香港尤其相关的二十个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包括:(一)食物供给、(二)水供给、(三)调节空气质素、(四)调节气候、(五)调节水流、(六)处理废物、(七)预防侵蚀、(八)生物控制、(九)传播花粉及种子、(十)调节灾害及极端事件、(十一)调节噪声、(十二)康乐及旅游机会、(十三)美学资讯、(十四)认知发展资讯、(十五)灵性及宗教价值、(十六)地方感、(十七)文化遗产、(十八)维持土壤肥力、(十九)创造及维持生境,及(二十)维持基因多样性。

本研究通过搜索不同资料来源,建构了一个本地数据库,内含逾170项有关香港不同生境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资料。虽然部分生态系统服务如食物供给、康乐及旅游机会和维持基因多样性已得到较好的量化,但本地生境的调节或支援服务,如调节水流、处理废物、维持土壤肥力、灵性及宗教价值、地方感和文化遗产的研究仍为数甚少。

五个个案研究分别成功应用不同货币及非货币估值技术,评估香港生境所提供的供应、调节及文化服务价值。通过市场价格方法,我们估算香港渔塘每年塘鱼生产的经济价值最小为四千八百八十万港元,而生产成本能减低净收入达三成。利用气候、化学、生物圈耦合模型进行的一系列数值实验,我们发现本港的陆生植物能有效调节空气质素,降低区域性臭氧浓度达每立方米三至五微克,从而减少约七十个早发性死亡人数,及节省约二亿港元的经济成本。我们亦以旅行成本法,估算出西贡郊野公园的康乐及旅游价值为每年三亿二千三百九十万港元,当中以观塘、西贡及沙田区为最大得益者。另外,我们以照片引谈法及参与式地图绘制研究西贡郊野公园的美学价值。结果显示郊野公园访客会对部分景观特征有特别偏好,如非石屎化行山径、没有垃圾及没有人群等。大部分被认为拥有高景观美感的地方皆处于海岸带。最后,我们以问卷调查了解天水围及深水埗市区公园所提供的地方感服务,发现当受访者较常到公园、逗留时间较长、会珍惜绿化元素、进行赏花活动、参加与其觉察的地方意义相匹配的活动,及于公园会感到精神爽朗的话,他们的地方感亦会相应较高。

据本研究结果所得,我们需以观测及模拟的方法收集更多香港生境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的一手数据,以填补现时的资讯落差。然后,我们可通过不同估值技术,进一步为个别生境及全香港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定量及定性地评估其价值。

研究报告

香港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报告(PDF, 13.3MB

香港的渔塘调查员于西贡西郊野公园与访客进行参与式地图绘制西贡西郊野公园 - 榕树澳
项目总监 黎育科教授
合作研究者 戴沛权教授、伍美琴教授、Luke BRANDER博士
组织 香港中文大学
时期 2020–2022
资助来源 渔农自然护理署

资料来源: 黎育科教授

organisationorganisation

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