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在不同的分类群中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但我们对真菌界所知甚少。根据 2000 年出版的《香港真菌名录》,香港共有逾850属及2,100种多种类别。该名录报告了在海岸、森林、淡水、红树林、海水和城市地区发现的与已死的有机物或活体动植物有关的子囊菌、担子菌、地衣、卵菌和接合菌的种类。然而,近30年来,香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型真菌上,对大型真菌(即菇类)多样性的认识并没有完全掌握,甚至缺乏完整的大型真菌清单。
真菌是一个未被充分研究的、具有生物技术价值的生物群,真菌学被认为是「被忽视的超级科学」。它们具有发展成新的食品、药物、发酵产品和化学品的潜力,亦可作为森林健康评估的指示生物。
鉴于公众兴趣日增,加上知识更新的缺口,实在有需要进行更全面的真菌多样性调查,以评估和了解香港不同天然森林的多样性和不同真菌物种的自然分布。目前的调查重点关注不同郊野公园的大型真菌资源的多样性,并评估那些大型真菌资源的经济价值。研究目标为保护、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根据最近的调查结果,香港有超过 280 种大型真菌,其中约 15% 有毒,20% 可食用,8% 为药用菇类。主要发现的类别属于蘑菇科、鹅膏菌科、牛肝菌科、多孔菌科和红菇科。
项目总监 | 邓铭泽博士 |
---|---|
所属机构 | 香港浸会大学 |
合作研究者 | 邱诗雅小姐、黄家兴博士 |
组织 | 香港菇菌学会 |
时期 | 2020至今 |
资料来源: 邓铭泽博士